光伏上游原材料产能瓶颈不在,全球新增装机量或将维持高增速
摘要: 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各方谈判进入到最后阶段的关键节点,中国代表团就包括中美气候谈判进程在内的多个受到各方关心的问题举行了专场记者发布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表示,总体来看,中美间的气候谈判很有建设性。
光伏上游原材料产能瓶颈不在,全球新增装机量或将维持高增速
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各方谈判进入到最后阶段的关键节点,中国代表团就包括中美气候谈判进程在内的多个受到各方关心的问题举行了专场记者发布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表示,总体来看,中美间的气候谈判很有建设性。
欧盟委员会主席在REPowerEU计划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40%提升至45%,根据SolarPowerEurope的预期,乐观预期2030年欧盟有望实现1000吉瓦的太阳能发电总装机。民生证券分析指出,根据IEA的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在250-260GW之间,增速在50%左右。展望明年,随着硅料产能的持续释放,2023年硅料产能不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且硅料产能释放之后带来的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业主的装机意愿。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招标提速,南美、中东等地集中式电站等待起量,欧洲由于俄乌冲突与能源危机等因素,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升温,根据集邦咨询的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在330-360GW之间,在此基础上,预计全球2023年装机将超350GW,同比提升超40%。
上市公司中,【晶科能源(688223)、股吧】已投产16GW N型TOPCon电池产线,境外业务集中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累计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京山轻机的智能装备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光电源已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2021年全球市占率30%以上,已批量销往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或为数字经济预期差最大的方向,已实现从0到1起步
近日,2022全球数商会上发布了《数据要素流通标准化白皮书》,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模式被写入数据要素流通标准体系框架。白皮书重点聚焦数据要素流通过程中涉及的政策法规、制度模式、技术标准等发展现状,为构建我国数据要素流通的标准体系奠定基础。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驱动作用。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45万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为15%。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达到10%。国家工信安全中心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突破1700亿元,年复合增速26.3%。东北证券认为数字经济目前预期差最大的方向是数据要素,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艰难起步,预计未来会出现极大地趋势性变化,从而带来万亿级别的巨大投资机会。
上市公司中,每日互动聚焦数据智能赛道十余年,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老SaaS产品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区县。公司积极参与中国(温州)数安港重要基础设施浙江省大数据联合计算中心的建设,并与头部客户打造成功案例。【广电运通(002152)、股吧】表示,广州数据交易有限公司由公司和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共同出资设立,主要围绕数据确权、数据估值、数据交易、安全等方面积极开拓相关业务,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数据交易生态圈。易华录为中央企业中国华录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数据湖可以实现数据经济时代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提供全量存储,公司已成功入选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首批“数据经纪商”,并成为福建大数据交易所首批“数据提供商”。
继Model Y后首款新车型,国内相关产品销量增长已翻倍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称,向百事公司交付了第一辆Semi。Tesla Semi将是继Model Y后特斯拉交付给客户的首款新车型。
特斯拉Semi电动卡车最初于2017年11月亮相,最初计划是在2019年开始交付 Semi,然而由于零部件短缺等原因已被推迟数年。从汽车排放结构上看,目前商用车的保有量约为40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量的10.9%,但其碳排放却占据全部车辆碳排放的近65%,其中重型货车碳排放占比达83.5%,是碳减排所有车辆中的关键车型。要减少重卡的碳排放,电动化是一个必然途径,电动化是实现重卡脱碳目标最可行的一种手段,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21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新能源重卡销量同环比都出现较大增长,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2年1-10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16986辆,同比增长204%。头豹研究院指出,2021年开始中国新能源重卡出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增长趋势来看未来3-5年新能重卡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根据测算得出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26.5%,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扩大到1316.5亿元,2021-2025年CAGR为109.3%。
上市公司中,中联重科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累计下线60多款新能源产品,产品类别覆盖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挖掘机、矿卡、叉车、应急车辆、农业机械等。【中国重汽(000951)、股吧】已针对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面向牵引、载货、工程、专用四大类车型,开发出全系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相关产品已完成产品公告申报并实现市场批量销售,其中包含充电模式重卡及换电模式重卡。动力新科上汽红岩相关车型已具备 L2++级智能驾驶技术量产能力,新能源相关车型均已率先实现量产并在新能源重卡整体销量名列前茅。
新能源
